Secret Sauce Everywhere @Techstars Cloud 2016 Week 3

沒有看錯,先是Day 1,然後Day 2,這篇是Week 3。

沒有看錯,先是Day 1,然後Day 2,這篇是Week 3。


這是第三個禮拜的最後幾天,我天真我可以每天寫像這樣寫日記,但最後忙起來還是禁不起考驗。

加速器的前三個禮拜大概就是這樣的作息:7:30 起床,8:30 出門,9:00 抵達辦公室,9:00 ~ 18:00 一天3~5場Mentor Meetings,然後用零碎的時間完成自己開做的事。

一天5場的Mentors meeting

我想這就是加速器的神秘醬料吧,假如很會運用這裡的人脈,你的產品可以在這個城市稱王。對於每場20分鐘的導師時間(mentors meeting),我們隨著時間慢慢知道怎麼去運用。

  1. 研究好導師(mentors)的背景。通常他們說的話都會對你有很大的幫助,你只是要做好功課。
  2. 問對問題。因為只有20分鐘,所以不能問太廣泛的問題,一定要問一個很明確的問題,然後跟試著從mentors過去的經驗去學。最好是問跟現在正在決策有關的項目。例如,跟mentors介紹完現況之後,如果需要幫助,也可以先問問題來做鋪成。
  3. 取得直接的幫助。像「可以幫我介紹一些這邊的大公司嗎?」這個就是一個太廣泛的問題,要改成「我想要認識某某公司的某某部門的主管,可以透過你認識嗎?」會有效率的多。
  4. 多問,少說。一開始我們介紹完我們的產品就已經10分鐘過去了,之後我們竟量用3分鐘內完成介紹自己的產品以及現況,然後用剩下的時間讓我們跟mentors有時間針對特定的問題去討論。
  5. 寄封感謝信。Mentors不一定會回你,或是可能很忙忘了答應要幫忙你的事情,這些都是很正常的。很用心的去維護跟mentors的關係,相信在在地生意推廣上,一定會大大幫助的。
  6. 整理不同的建議。不同Mentors之間的建議也會衝突,需要自己消化。剛好我們遇到兩種建議,一派的mentors建議我們專注在企業客戶的開發;另一派建議我們要當一個SaaS的服務,專注於線上行銷,取得更多的使用者。

太多的神秘醬料,但不可能全加在一起。要跟夥伴討論好最適合我們的幾個導師,邀請他成為主要導師(Lead mentor),就多跟他們學習吧!

KPI之夜

神秘醬料之二:每個禮拜三都要進行KPI之夜。每一隊提出他們的主要數據(Key Metics),以及這禮拜完成了哪「兩個」(Big Rocks)挑戰。目的是為了讓我們的績效可以持續追蹤,確保我們的成長在三個月後的Demo Day會有亮眼的表現。

有趣的是,每一隊都可以互相提出對其他隊KPI的質疑,但報告KPI的人不能回應,也不能做任何解釋。這樣的好處是,你會知道你呈現出來的數據,會造成其他聽眾哪些疑問,不是透過解釋而讓聽眾變得明瞭,只能下禮拜再進行修改,再試一次。

KPI之夜會在晚上9:09分正式開始,所以每個禮拜三晚上都快12點才到家⋯⋯這大概是一個禮拜最累的時候。

Happy Hours every week

神秘醬料三,喝酒。這樣的表操課,壓力會是很大的,團隊之間都在忙,比較少時間聊天。所以每個禮拜至少有一天我們下班會去喝酒,通常會有廠商贊助所有的花費。在酒吧裡面跟所有的人進行社交(Networking)。這樣悠閒的場合,可以更深度的去認識人,交換一些意見。

遇到這種放鬆的時刻,大家在忙還是都會出席阿!

後續

40位各個不同領域的導師時間,提供當地的人脈,修正行銷企劃,提供對產品發展方向的建議。這就是為什麼加入加速器的人可以「Do more faster」吧!

結束了這兩個禮拜瘋狂的導師時間,下禮拜開始,時間會空出來。重點就會放在每個團隊怎麼去運用Techstars和導師的資源,快速發展。我們目前最需要的是:

  1. 認識更多的開發者(Developers),當面訪談對我們產品的功能、調整收費的建議。
  2. 在我們列出的企業的客戶名單中,找到可以引薦的人。
  3. 網站的搜尋引擎最佳化 (SEO),目前搜尋UXTesting還排在第五頁⋯⋯
  4. 增加在這邊的品牌效應,找人合辦開發者聚會(Meetups)。

下禮拜繼續了!

Read more

掌握幣圈脈動,告別 FOMO 的資訊自動化流程嘗試

掌握幣圈脈動,告別 FOMO 的資訊自動化流程嘗試

幣圈訊息瞬息萬變,是否常常覺得很 FOMO 呢? 常常一個小時不看新聞就可能錯過了新的趨勢或是有用的消息。因此,我嘗試打造一條「獲取資訊自動化流程」。我希望透過以下幾個步驟,將「從 RSS 收集內容 → 摘要與翻譯 → 儲存 → 在發文時快速取得重點資訊」的流程自動化或半自動化,讓我在想要發佈 Twitter (X) 貼文時,能有即時且經過整理過的資訊可供參考。 整體流程概述 目標流程:RSS → Apify → OpenAI → Airtable → Chrome Extension → 快速分享 * 取得 RSS 新聞來源:定期自動抓取最新文章列表。 * 解析並擷取內文(Apify):從原始頁面擷取重點文字段落。 * 整理與生成摘要(OpenAI):運用 AI 將冗長文章化為精簡摘要。 * 儲存到 Airtable:將標題、連結、摘要等資訊結構化存放,方便後續查詢。 * Chrome

最常見的 Git 工作流程 - GitHub Flow

一種簡單的工作流程,適用於快速開發和持續部署的小型專案。 流程 1. 始終從 Main 分支創建功能分支:bashCopy codegit checkout main git checkout -b feature/my-feature 2. 在功能分支中開發,並隨時提交: git add . git commit -m "Implement feature" 3. 開發完成後推送到遠端 git push origin feature/my-feature 4. 發起 Pull Request 並進行代碼審查: * 在 GitHub 上創建 Pull Request。 * 通過代碼審查(Code Review)。 5. 審核完成後合併到

測試驅動開發 (TDD) 與單元測試、整合測試的概念簡述

在現代軟體開發中,測試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不僅能幫助開發者捕捉錯誤,還能促進代碼的模組化和可維護性。本文將深入探討單元測試、整合測試的區別,以及測試驅動開發 (TDD) 的核心流程和實踐技巧,幫助你快速掌握測試的精髓。 也許 AI 程式碼生成工具,最能快速優化寫測試的開發時間。多少來學習一點測試相關的知識。 * 理解單元測試 (Unit Test) 和整合測試 (Integration Test) 的區別。 * 熟悉測試驅動開發 (TDD) 的概念。 單元測試 vs 整合測試 * 單元測試: * 適合測試邏輯簡單且內部不依賴外部資源的功能,例如算法、數據處理函式等。 * 主要用於開發階段,快速檢查某段程式碼的邏輯。 * 整合測試: * 適合測試業務邏輯需要依賴外部模組(例如資料庫、第三方 API)時的交互行為。 * 用於確認系統內部的協作是否無誤,通常在測試環境下執行。 特徵單元測試 (Unit Test)整合測試 (Integration Test)測試範圍單個模組或函式多個模組或系統的整合依賴性獨立,不依賴其他模組或外部資源需要依

PM 加速開發:ChatGPT 到 Cursor 再到 Windsurf 的體驗比較

我是技術背景出身的產品經理,十年前曾是一名寫 Objective-C 的 iOS 工程師。近年來,我利用零碎時間,結合 AI 工具,進行產品發想與概念驗證,並打造一些功能型網站。自 2024 年 6 月起,我的體驗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,以下是我的學習與心得分享。 第一階段:ChatGPT 助力,但流程繁瑣 最早是用 ChatGPT 協助產 Code,我一筆一筆貼到我的程式碼下。我要詢問怎麼改動的話,也要將程式碼貼回 ChatGPT,在大量的複製貼上等待的過程,非常慢跟耗時,瀏覽器也會隨著大量的文檔開始變慢。這時候,我從不會到能做出一個聊天機器人網頁,大概花一個禮拜。我也是在這個階段學會了如何用 Vercel 快速部署架站,還有基本的 Git 指令。遇到一點問題常常會卡關很久,要邊做邊學。 第二階段:Claude 加速開發流程 Claude